2015年11月25日星期三

月餅-前世今生鳳梨酥


有人說,台灣糕餅的豐富滋味及其背太陽餅後豐富的文化意涵、民俗經典與造型美學,有可能成爲觀光客來台旅遊的諸多聯翔誘因之一。旅遊專題資深編輯陳雅萍表示,僅拿鳳梨酥來說,台綠豆椪灣就有上千家生産店,鳳梨酥也成爲台灣人最常帶的伴手禮。

“好吃的鳳梨酥,表皮要夠酥,卻不能逼近脆的地步,還要入口化掉;內餡必須柔軟、有果肉的甜和酸口感,甜度卻不可放縱。”台灣美食家焦桐曾如此形容一枚鳳梨酥的微妙滋味。

關于鳳梨酥的起源,民間說法很多,不過大多數人都會提到它曾作爲“月餅婚禮喜餅”的“前世”。據陳雅萍介紹,鳳梨閩南話發音又稱“旺來”,象征子孫旺旺來的意思,因此在台灣婚禮習俗中,鳳梨是訂婚“六禮”之一。鳳梨酥的發太陽餅源地在台中。隨著越來越多人戀上了鳳梨酥的香酥與甜蜜,台中鳳梨酥的“芳名”與美味漸漸傳遍全台灣。

早期的鳳梨禮餅並非人們的日常食品,它更偏重儀式感,聯翔餅店形狀圓且大。台灣另有一個關于“龍鳳餅”的說法,相傳早年台中縣有一位姓顔的糕餅師傅,他經常挑著擔子,帶著自己做的“龍鳳餅”到市場販售。“龍鳳餅”是“龍餅”和“鳳餅”的統稱。所謂“龍餅”是指包了肉餡的大圓餅,而同樣大小的“鳳餅”,則以菠蘿爲內餡。當時“龍鳳餅”因爲吉祥的寓意,被認爲是訂婚、結婚不可或缺的喜餅。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,“鳳餅”體積縮小爲每枚約25至100克的精巧小餅,方成今日的模樣。

現代制作鳳梨酥的過程說來簡單,大體是先煮過內餡,接著以面皮包裹餡料定型,再烘烤即成。其原料不外乎鳳梨醬、冬瓜膏、面粉、奶油、蛋、糖,加蛋是爲了增加外皮的酥度和光澤。鳳梨酥制作成功的關鍵在于原料的比例以及烘烤的火候。優質的成品外皮酥,內餡甜而不膩。

鳳梨酥內餡,並不是單純的菠蘿,也可改用其它水果做餡料,如香瓜酥、蜜李酥、酸梅酥等。近年流行養生,市面上可買到加了五谷雜糧、松子、蛋黃、栗子等不同口味的鳳梨酥,餅皮也加入燕麥等食材,口感多元,連西方人也贊賞有加,故逐漸成爲外國觀光客最喜歡的台灣手禮之一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